股票代码:开云最新官方网址
智能制造
精益智造数字化转型增长UG五大战略方针

发布于:2024-02-12 09:06:58  来源:开云  点击量:14次

  制造业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政府如何推动?专家怎么样引导?企业如何实施?这三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尚未完全解决。谭建荣院士提到:“制造业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就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需要高质量的技术;要掌握高质量的技术,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管理和高质量的人才。现在,很多制造企业存在研发能力不够,设计能力不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高端制造能力同样不足的情况。我们要实行高质量的发展,必需要实现数字化的产品。很多企业都渴望进行转型,但是怎么转?如何转?用哪些方法转?还是比较迷惑。”

  为此,谭建荣院士提出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增长的五大战略方针。他认为,打造中国制造业升级版,要顺应“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发展的新趋势。根据官方新闻媒体报道,许多企业应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后,企业效率会提升约20%,成本可下降20%,节能减排可下降10%。未来20年,中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发展至少可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的GDP增量。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一直是优势产业。但是过去几年,中国部分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正在下降,有些企业甚至面临种种困境,面对“中国制造”,部分企业逐渐呈现后劲不足的疲弱态势。

  谭建荣院士指出:我们要推广智能制造,使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一定要以创新设计为牵引,离开了创新设计,有些企业智能制造可能变成新一轮的产能扩大,我们要研发、设计、创新出新一代的产品,高的附加价值的产品,高技术上的含金量的产品,必须要有创新设计的发展思维,用创新设计来引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使企业慢慢地加强研发的能力,设计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要与工艺提升相结合。企业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会用到机器人、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但是如果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不与工艺相结合,将收效甚微。谭建荣院士强调:衡量企业智能制造做得好不好,有两个很重要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能否与行业、产品制造的工艺深层次地融合;第二个层次是利用人工智能、数字化、网络化的手段来提升、优化、重组传统工艺,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工艺转化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制造工艺。

  以海尔正在打造的“互联网工厂”为例,目前,海尔开始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用户下订单,订单上生产线,生产线通过系统能形成一个大的系统,实现大批量定制。此外,海尔还在探索将消费者与生产机器人互联,比如,有些消费者想把图片印在饮料瓶上,信息便能够最终靠网络传给生产线机器人,机器人获取图片后就可以将其印在瓶子上。

  通过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要强化产品的质量。据统计,我国制造业在两百五十多个工业领域出现了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生产的产品与发达国家的同种类型的产品相比,在质量、可靠性、可用性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要顺应“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发展的新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层次地融合为主线,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绿色制造。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制造企业要通过数字化转型,通过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强化产品质量。谭建荣院士提到:7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就进行了全面质量管理,产品的质量与企业的每个员工、每个岗位、每个时段都息息相关,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要跟6S管理、精益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延伸服务,也就是将制造业延伸到制造服务业,通过制造服务来获取利润。谭建荣院士提到,制造服务有两个根本原则:第一个是高技术的服务,第二个是高的附加价值的服务,只有通过高技术和高的附加价值的服务,才能真正把制造业转移到制造服务业上来。

  例如,预防性维护保养解决方案是智能工厂必备的重要功能。通过对制造型企业的设备监控,可预先掌握设备性能状态,根据公司真实的情况以及修东西的人安排出最为灵活、高效的设备维保计划,对也许会出现问题或可能需要维修保养的部分,有针对性、有计划的进行维保。某公司预防性维保解决方案帮助欧洲风力发电企业降低维保成本,节省资源的同时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和工作绩效,属于典型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延伸服务。

  通过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来拓展市场,将高质量、高技术的产品推向全球。“现在,中央提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循环,我们要高度融合,互相促进,不断拓展我们的市场,把产品、技术和服务推广到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到欧美发达国家。”谭建荣院士如是说。他以济南二机床为例,其高速自动冲压线销往美国福特公司,这充分说明济南二机床的技术上的含金量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